道教教祖-張天師

農曆1月15日~正一靖應真君張天師聖誕
  
張道陵字輔漢,東漢沛國郡人,是張良的八世孫,生於漢光武帝建武十年(西元三十四年),據傳,天師母親於就寢時,夢見一仙人自稱是魁星下降,身著錦繡且拿了一朵奇花給她。他母親接過奇花即醒來,並覺得滿室異香,整整一個月皆沒散去。由此感應而懷孕,天師誕生日,有黃雲籠罩在房子上,紫氣瀰漫在庭院中,房間裡更如日月照耀,光茫四射,且花香飄溢,久久不散,令人嘖嘖稱奇。天師自幼聰穎過人,七歲即讀通老子「道德經」,天文地理河圖洛書無不通曉。成人後,身高有九尺三寸,濃眉大臉,紅頂綠眼,鼻子高挺,眼睛有三個角,垂手過膝,有濃密的鬍子,走起路來,龍行虎步,十分威武。漢和帝曾下詔賜他做太傅,並封為冀縣侯,天師都婉拒。

  天師志在修道,四處雲遊,尋訪地靈人傑之地來作為修練道場,經過一段時日尋訪,天師擇定雲錦山(今江西龍虎山)作為修道場所,並於修鍊過程中,著有「道書二十四篇」,且修鍊九天神丹,丹成日龍虎顯現,此山遂稱「龍虎山」。

  爾後,天師雲遊至四川,愛上四川的山明水秀,即隱居於四川鶴鳴山(青城山支脈,亦被尊為道教發源地),據傳:「鶴鳴山名由來,是山頂有隻石鶴,若遇到道行高深,有德之人,便會鳴叫,以示尊敬之意。」天師抵此山不久,即得到黃帝「九鼎太清丹經」,又蒙「太上老書」,傳授「新出正一明威道法」及一對旋雄,天師得此經典與道法,即精修千日,煉就種種降妖除魔的法術。為人消災解厄,百姓見天師有如此高深道法,紛紛拜祂為師,張道陵即把信眾組織起來,訂立教規,分配職務,漸漸地成了龐大團體,因此,張道陵被後人尊為道教教祖,並稱「張天師」,由於天師所創立的教派規定初入教者須交米五斗,因此被稱為「五斗米教」,又稱「鬼道」。東漢桓帝永奉元年九月九日,玉皇上帝派遣使者持諭旨,冊封張道陵為「正一真人」。於是,張道陵即傳祕籙、斬邪、玉冊、玉印與長子衡,囑咐要世代子嗣繼承地位,驅邪誅妖,佐國安民。言畢,天師與弟子王長、趙昇,夫人孫氏一同昇天,享年一百二十三歲。

  在青城山天師洞有一谷地,岩石呈現斷裂,下臨深谷,深有七十米,寬十八米,俗稱「擲筆槽」或「涮筆槽」。相傳,昔日有八部鬼帥領鬼兵擾亂人間,為害百姓。人們皆紛紛求助於張天師,請求消滅惡道,天師不忍百姓受苦,遂答應請求,於青城山上設道壇,鳴鐘敲罄,指揮神將天兵和這群惡道大戰。眾鬼帥見天師道法高深,無法戰勝,即請來六大魔王,來圍攻青城山,此時,張道陵神閒氣定,不為所動,用朱筆一劃,眾鬼帥與魔王皆紛紛跪倒於地,無法動彈,而叩頭求饒,於是,天師與魔王對誓,用朱筆畫山,筆跡成槽,一座山分成兩半,喝令此後不得再為害人間,遂留下此千古奇觀。

  道教是民間信仰最普及的教派,緣起於黃帝,闡明於老子,立教於張道陵,因此,道教尊奉黃帝為始祖,老子為道祖,張道陵為教祖,信眾習稱為「道教三祖」。而在道教派別中,張天師所屬的「正一教」即隸屬符籙道派,此道派以修神道、齋醮、祈禳、飛行演法、濟人渡鬼為宗旨。因此,舉凡廟宇舉行盛大醮典科儀時,多數皆聘請張天師後嗣至道場主持醮會。民間祭拜張天師,皆以農曆正月十五日為聖誕,九月初九日為天師飛昇日。